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在线综合亚洲欧美自拍,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在线,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鄉(xiāng)村振興信息公開 > 鄉(xiāng)村振興工作動態(tài)

          春播春種進度快 糧食生產有保障 我省已完成春播面積超千萬畝

          時間 : 2022-03-23 09:43:1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春分時節(jié),氣溫回升,桃紅柳綠,南粵大地充滿生機。河源市東源縣船塘鎮(zhèn)黃沙村委會高車壩木棉生態(tài)園旁的130畝耕地里蓄滿了水,田里滿是新鮮的耙田痕跡,微風吹過,波光粼粼。“秧苗長勢不錯,我們新買了插秧機,過兩天就開始插秧。”黃沙村委會黨支部副書記朱國強摩拳擦掌。

            據了解,當下全省各地正全力推進春耕備耕工作,省農業(yè)農村廳的數據顯示,今年春播春種進度明顯加快。截至3月17日,全省春播面積1065.5萬畝,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早稻育秧折合大田面積984.2萬畝,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栽插早稻128.8萬畝,同比增加20.6個百分點。

            人勤春來早,一片火熱的春耕生產場景在南粵大地徐徐鋪開。

            做好“加法” 撂荒地變“糧田”高標田變“良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在保障現有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廣東如何做好增量?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為重要途徑。

            撂荒耕地披“綠裝”,激活“沉睡”的土地。在汕頭潮陽區(qū)西臚鎮(zhèn)竹嶺村,200多畝撂荒地經過汕頭市錦灃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的綜合整治后,目前已經達到水稻種植的要求,“我們準備近期就插秧,也希望能盤活更多的撂荒地,種植更多水稻,為保障糧食安全作貢獻。”錦灃合作社負責人林岳鋒說。

            竹嶺村的改變并非孤例。有著廣闊農地的廣州,近年來持續(xù)實施耕地“零棄耕”專項行動,主動摸查15畝以下撂荒耕地,發(fā)現一地,建檔一地,整治一地,計劃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15畝以上連片撂荒地整治;清遠市成立糧食生產保障聯席會議制度,簽發(fā)糧食生產督查令,印發(fā)《清遠市撂荒耕地專項整治2022—2023年行動方案》;惠州市惠城區(qū)委、區(qū)政府與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領導班子簽訂糧食生產和撂荒耕地復耕復種責任書,劃定復耕復種面積表和時間線,以及復耕地塊用于種糧面積底線……

            “今年,我們要把復耕復種撂荒地作為穩(wěn)定擴大糧食播種面積的主要措施。”省農業(yè)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省將完成現有連片15畝以上可復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任務。用衛(wèi)星遙感圖斑對15畝以下的疑似撂荒耕地開展核查,構建我省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監(jiān)測平臺,制定3年復耕復種行動計劃,逐步完善和構建推進撂荒地復耕的長效機制。

            撂荒耕地整治,讓荒地變糧田,而高標準農田建設,則讓糧田變“良田”。在過去10年完成45.39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基礎上,肇慶市懷集縣提出今年新增1.36萬畝;梅州市提出積極爭創(chuàng)廣東省山區(qū)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市,為全省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梅州樣本;廣州市黃埔區(qū)計劃在逕下村建設500畝高標準農田創(chuàng)新示范點,建設1128畝高標準農田……今年全省啟動了“數字農田”建設,持續(xù)推進農田建設管理信息系統(tǒng)升級改造及運營,確保完成12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做好“乘法” 農機擔任主力軍科技成為驅動力

            伴隨著陣陣轟鳴,兩臺無人駕駛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機和水稻精量旱直播機按照預設路線在水田上來回穿梭,稻種均勻播撒在泥土里……這是廣州市黃埔區(qū)大吉沙島的智慧農場春耕作業(yè)現場的一幕。

            “一天播種近100畝地,且無需專人操作,是無人駕駛水稻精量直播機的特點之一。”華南農業(yè)大學黃埔創(chuàng)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在滿表示,以插秧的成本來計算,傳統(tǒng)的方式一畝地要近200元,現在采用機械化直播,一畝地只需要不到30元。

            廣州市今年春耕期間將投入農機總動力97萬千瓦,同比增加9%,投入農機具3.8萬多臺套,同比增加52%;在茂名市高州市61.89萬畝的春種作業(yè)面上,無數臺插秧機、育秧機、收割機、無人機等活躍其中;汕尾市培育壯大“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加強新型適用農機具的推廣應用,共投入拖拉機、水稻插秧機、微耕機、農業(yè)無人機、抽水機等農機裝備10580多臺套……

            綜觀全省,農業(yè)機械在春耕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愈發(fā)凸顯。據省農業(yè)農村廳統(tǒng)計,春耕期間,全省預計投入拖拉機20萬臺套、水稻插秧機1.4萬臺、植保機械23萬臺、節(jié)水灌溉類機械14萬臺等各類農機裝備超100萬臺,大大提高春耕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和效率。

            農機裝備給力的同時,少不了良種、良法相配套。2005年以來,廣東連續(xù)18年發(fā)布農業(y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一大批農業(yè)新品種和新技術獲得推廣應用。例如今年發(fā)布的絲苗米品種19香,可媲美泰國香米,畝產大幅提高,市場價位可觀,有效帶動了絲苗米產業(yè)提質增效。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控肥、控苗、控病蟲)也入選了全國主推技術,在全省多地示范推廣。“我通過掌握‘三控’施肥技術,很好地解決了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施用過量、肥料利用率低、種稻成本高和環(huán)境污染等突出問題,種植成本降低的同時水稻產量還有所提高。”林岳鋒說。

            如今,科技已成為廣東農業(yè)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據統(tǒng)計,到2021年,全省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1.3%,水稻等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主推技術到位率98.5%。

            良種、良法、良機的推廣和運用,不但提高了春耕生產的效率,也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做好“減法” 支持水利“保用水”金融保險“減負擔”

            汕尾陸豐南塘鎮(zhèn)后徑村依山臨海,地勢高,水源不足,雖然陸豐市建設了龍?zhí)端畮欤嚯x有30多公里,引水困難,全村用水主要靠一座上世紀中葉建成的老舊水庫。

            事實上,對抗春旱一直是陸豐春耕的大課題。當地人回憶,歷史上甚至有引海水種水稻的情況,夏秋季節(jié)淡水灌溉要“等臺風來”。過去,本地一些自然村挖有水塘,陸豐南塘鎮(zhèn)的良田往往也是十幾畝一片圍繞著水塘開墾,無法集中連片。村民反映,近年來,這些水塘屢屢出現干涸現象,水庫的水位也在降低。

            為了保證用水,廣東企耕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企耕公司”)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將基地周邊的大水利溝拓寬挖深,但單個企業(yè)無力進行大規(guī)模的水利設施建設。為此,廣東已下撥省級農業(yè)生產救災資金3000萬元,重點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利用財政資金打水井、維修泵站等抗旱設施設備,千方百計增加2022年春耕生產用水儲備。比如在企耕公司所在的汕尾陸豐南塘鎮(zhèn),企耕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楊金印就期待能在水利溝上修建一些閘門以蓄水,“南塘鎮(zhèn)后徑村有兩條大的天然溝,如能加以利用,可滿足全村農田的灌溉用水。”他說。

            購種苗、農機,施肥,除蟲……春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流動資金支撐。在湛江雷州市白沙鎮(zhèn),水稻種植大戶鄭先生就遇上了資金不足的難題。對此,建設銀行湛江市分行積極提供金融服務:在客戶經理小唐的指導下,鄭先生成功支用了農險貸30萬元,再也不用像前幾年那樣一到播種季就發(fā)愁。

            從全省層面來看,各大金融、保險機構也從多角度多層面為春耕生產提供保障。以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為例,該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和對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支持,將資金投向“三農”重點領域,幫助解決農村資金短缺,促進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